这篇推送我们一起发!!立足学生视角

  5月17日,一年一度的优秀校媒评比决赛如约而至。各学院记者团经过一个月初赛和实训考核的层层选拔,最终共有15个学院记者团进入决赛。

  作为教育学院团委融媒体中心主任,陈雅雯带领团队扎根校园宣传一线。从大型活动跟拍到社会实践纪实,从大型活动报道到日常新闻采编,她们紧跟社会热点,细致打磨每一篇推文的标题和内容,用文字讲述学院故事。团队成员在分工协作中形成独特默契,常常创意头脑风暴到深夜。一年来,近1200条推文见证了她们的付出,也让更多人听见了教育学院的声音。

  “让经院故事‘声’入人心,让学术风采‘亮’在眼前”,这是经济学院记者团负责人王静宜始终坚守的初心。经院新媒体六大部门各展所长、紧密联动,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成员们既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是彼此成长的见证者。从学术论坛的深度报道,到校园活动的鲜活呈现,点滴时光凝聚着大家对宣传工作的赤诚热爱。他们以专业视角捕捉经院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用创新表达传递学院的独特魅力。未来,经济学院记者团也将带着这份热忱,持续深耕宣传阵地,为学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每一束微光都值得被记录,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值得被看见”,在优秀校媒的成长道路上,他们坚持以“融”为媒,书写青春新篇。“融效能”增强新媒体传播力,通过微信、易班、微博和QQ等平台为媒介,用镜头定格校园四季,以文字记录成长印记;“融队伍”坚持多方凝聚力量,各部门凝聚成一个大家庭,缺一不可。因为热爱,所以相遇;因为相遇,星火成光。未来,教师教育学院融媒体中心将继续用更有温度的文字记录青春,以更具生动的镜头定格美好,让每一次传播都成为双向奔赴的美好相遇。这场关于热爱的叙事,正在持续更新中......

  作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负责人,纪凯莉始终相信:“新闻记录当下的温度与重量。”过去一年中,文学院融媒体中心在守正创新中勇担使命,在技术赋能中焕新活力。各部门既深耕专业领域,又强化协同作战,在文字淬炼中彰显思想深度,在视觉呈现上突出美学价值,在视频创作中创新表达形式,以全媒融合之力构建起立体多元的新闻传播体系,为讲好文学院故事、弘扬校园文化注入新动能。以文叙事,以声传情,文学院融媒体中心时刻准备着!

  为了追一个活动现场,他们抱着相机在教学楼间狂奔,镜头里的光影比心跳还晃;在深夜改稿时,屏幕蓝光映着黑眼圈,反复推敲的标题像解不开的数学题。这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但当他们在字里行间埋下的星光,被读者眼中的光芒轻轻点亮时,所有的奔赴都有了答案。“以笔为戈书写时代,以心为镜映照青春”,这是属于他们的宣传战场。社历宣传队伍的伙伴们将以热忱为墨、创新为笔,在学科宣传中深耕细作,于内容创作中淬炼精品,让每一次发声都成为青春与理想共振的强音。

  这一年,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记者团的镜头穿梭于山河湖海间,用脚步丈量经纬的温度。从遥感影像的光影交织到区域规划的蓝图擘画,他们以笔为桥、以图作引,将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动的地理故事,将“双碳”征程的每一步化作跃动的影像与文字,让每一次实验突破、每一场学术思辨都成为绿色未来最动人的注脚。无论是在学院的日常,还是在学术沙龙捕捉思维交锋的火花,忙碌的身影背后,是用文字为山河立传的热忱。

  法学院新闻宣传中心立足法科生视角,用镜头和文字捕捉校园法治点滴,从严谨的学术研讨到生动的实践活动,他们将精彩一一呈现于新媒体平台之上。团队成员在磨砺中携手前行,共同攻克形式创新之难、时间紧迫之困。“法理求真,道义为文”是他们始终坚守的信念。未来,他们会继续深挖法治故事,借助新形式新渠道,提升宣传质效,让法学院法治风采被更多人看见,以满腔热忱和专业素养,续写新闻宣传的崭新篇章。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进步,每个人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及过去一年在学院新媒体中心的工作,负责人赵淑贞如是说道。作为学院的重要宣传窗口,从活动现场的照片拍摄到新闻稿文字的细心撰写,再到推文排版的创意编辑,物理与能源学院记者团的每个人都在为新闻宣传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蕴物之真知,扬能媒新声,他们相信,踏实认真做出的每一份报道,都会成为青年新闻人积淀自身成长,传承学院文化的最好注解。

  在化学与材料学院的每个重要时刻,总有一群以镜为窗,执笔为梦的年轻人穿梭其间。新媒体人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以文字镌刻学院的璀璨光芒。他们并非专业出身,却以专业的态度丈量着每一个活动现场的方寸。那些被咖啡浸润的深夜,那些反复修改的稿件,都在见证着他们对宣传工作的赤诚之心。当一篇篇报道在校园引起反响,当一张张照片获得师生点赞,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眼底的星光。这是属于记录者的浪漫——用热爱融化困难,以坚持书写成长。未来,这支充满朝气的团队将继续以笔为媒,以镜为窗,为学院的发展谱写更动人的篇章,让每一次努力都在时光里绽放独特的光彩。

  转眼匆匆又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记者团每位成员用辛勤浇灌的种子,再次结出丰硕的果实。于笔尖描绘事件,借镜头记录画面,学院中的每项活动,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有记者团成员奔波的身影,“做党团喉舌,为学院发声”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方向。谈起记者团大家庭,每位成员都能感到忙碌而温馨,在学长学姐的教导下,从稚嫩到独当一面,是他们每个人必经的过程,无论撰稿、修图任务多累,热情在他们心中未曾冷却。期待在新的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记者团能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讲好学院故事,传播学院风采!

  提起在记者团一年工作生活,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采编部负责人说到,“这一年是在宣传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苦乐交织的难忘成长历程。”从初涉新闻采写的生涩到逐渐掌握排版、摄影与文案策划的技巧,每一次任务都是对耐心与创意的考验。深夜赶稿的疲惫、反复修改的焦灼,最终化为推文发布时的成就感;镜头下的活动瞬间、键盘敲出的严谨报道,记录着学院的点滴风采。在这一年,他不但学会了在时效性与质量间平衡,更懂得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回首这段时光,他不仅收获了专业技能,更领悟到宣传工作背后那份传递价值、凝聚共识的责任与温度。

  过去一年,外国语学院记者团以融媒体为舟,在新闻的浩瀚星河中,锚定独属于外院人的坐标。新生季推文中跃动的青春韵律,海报里交织的异国风情,镜头下凝结的光影诗篇,都在诉说着他们既是校园故事的记录者,也是美好记忆的编织者。他们以键盘为笔,在文字星河中书写学院动态;以镜头为窗,定格七国语言浸润下的晨昏流转。食堂氤氲的烟火气、学术论坛迸发的思想火花,都在像素世界里交织成动人的光影诗行。新的航程已然点燃灯塔!愿他们以语言为翼,共赴星辰大海,书写下一篇章的华彩!

  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记者团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大家经常在工作之余分享快乐。对于负责人林宇堂而言,这一年的工作是十分难忘的经历。虽然在各个活动之间奔忙,面临着拍照、稿件撰写、审核和投稿各项工作,但看到学院活动的一张张照片,他为此充满了成就感。在带领大家工作的过程中,他不仅收获了工作上的技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未来,他会带着这份工作上的韧劲和闪光的友谊一路前行。

  讲好音院故事,传播音院声音,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是音乐学院融媒体中心负责人陈怡瑾与团队成员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他们用细心和耐心,探寻日常中细小的意义;他们用文字和镜头,呈现校园的温暖与美好,记录学院四时与光影的流转。团队立足专业特色,将艺术表达与主题教育有机融合,创新推出“艺术+”系列专栏,持续优化育人“配方”,不断增强校园宣传工作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实效。从细节记录到立体传播,从专业呈现到价值引领,这支 “声” 力军正让校园艺术音符与时代节拍同频,奏响兼具温度与深度的青春乐章。

  “充实与挑战并存,成长与感动交织。”这是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负责人回首这一年的感触。他们因热爱相聚,以责任共赴,从策划采写到镜头定格记录,从宣传物料设计再到平台运营,每一场活动的台前幕后,都凝聚着团队的初心与坚守。时光匆匆,步履未停,笔尖不辍。未来,学院新闻宣传中心团队将以光影为卷,以文字为舟,用更鲜活的笔触续写属于管院华章。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秀人网模特 - www.xiuren.com|秀人网图片|美七mia|xiuren秀人网官网
网站地图